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周记

端午节周记

时间:2025-04-21 10:44:30
端午节周记 15篇

端午节周记 15篇

转眼间,岁月匆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写一篇周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周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周记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周记 1

家乡有很多节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端午,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回味无穷,历历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节日,据我们当地人说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够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胜一筹”了,家乡的老人们将这一游称之为“游百病”。这一说虽说没有科学道理,但是当时在长辈们的“吹捧”下,天真无邪的我们始终深信不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会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集合,浩浩荡荡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进军”。

这天,经过跋山涉水之后,迎来了阵阵的鸟语花香,蝴蝶在草丛间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逊色,为它伴奏,悦耳动听,虽不能够与金曲互相媲美,但是这是原滋原味的天籁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梦死。儿时的我们最喜爱不过的当然要算是在草丛间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与市场上卖的草莓截然不同,它个儿不大,颜色也不一样。虽说难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硕果累累”,忙着带回家好与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必说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更不必说景色迷人的黄果树瀑布,单是家乡的“人间仙境”就是很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间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乡人们在端午节时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势险要,海拔极高,山路斗折蛇行,盘曲而上,拨云弄雾。必须用汗水浇灌你才能够“一览众山小”。这儿最精彩不过的是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们自编自演,他们多才多艺,以此来显示家乡的地灵人杰。

如果这其中非要评个高低的话,当然是要算苗族滚山珠了,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会用各种色彩点染他们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饰;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会用动听的音符来构成此起彼伏的音阶传达他们清脆的铃声;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会在玉石上摸拟出他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够用贫乏的文字来描绘这惊人的奇葩,就好像白居易所说:“珠瀴炫转星宿摇,花蔓斗龙蛇动”。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我会为你作引导,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我会为你作介绍,来吧!我远方的朋友。

端午节周记 2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五味草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栀子花等合为“五味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们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粽子和赛龙舟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端午节周记 3

“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

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

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

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

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

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

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

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 ……此处隐藏7209个字……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 13

随着端午节的渐渐临近,商场、超市里已摆满琳琅满目的各色粽子,预示着节日的临近。大街小巷仿佛充满了粽子的香味,空气都带着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遗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父亲住院有半个月了,几日来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过的,送孩子、上医院、做饭,几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几乎忘却了端午节的来临。

父亲在家的时节,此时家里早已是粽香满屋,孩子们欢歌笑语的嬉闹着,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滚烫锅里翻腾个够了以后,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热气腾腾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丝线,剥除掉美味最后的保护,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热腾腾的蒸汽,闭上眼睛,品味着那浓浓的粽香从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个美呀。

父亲一直说我手笨,怎么也学不会包粽子,试过许多次,一直不得要领,现今,父亲不在家中,只有靠母亲一人了。抽时间回家了一趟,说是帮母亲包粽子,其实,也就是打一个下手,自己实际也帮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着的竹叶,看着母亲熟练的摆动着,不一会,一个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我摆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紧,就是包不住,母亲看不过去了,及时喝止了我,把我赶到了一边,只好坐到一边看着母亲包了。

母亲的白发又增多了。这一阵由于父亲生病,母亲益发的操心,白发愈发多了起来。

现今我家端午节倒是讲究不多,无非是包个粽子,家门口插上几株艾叶而已,完全不如家乡那样了。家乡的端午节端是热闹不凡,龙舟、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没有回家乡了。

看着母亲包完粽子,煮在锅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时分,砰砰的敲门声响起,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手里提着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没说几句话就走了,看着那兜粽子,只觉得两眼发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无法平静。

那一个个的粽子,就是浓浓的爱意。浓浓的深情。那一颗颗的米粒、一个个的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端午节周记 14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具有伟大纪念意义的怀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节。

一大早,爸爸就带我们回奶奶家了,还没进门就闻着奶奶家不时传出的清香,我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迈进屋,我的口水差点就“飞落三千尺”了,一会奶奶端来了清香四溢,热气腾腾的粽子,只间有菱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为了好区分粽子馅,有的用桑皮缠的,有的用玉米绳缠的,还有的用线绳缠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个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剥开棕皮,看着鲜红的大枣,粘滑的糯米,飞扬的热气,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艺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绝妙无双,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又顺手拿起一个。

“加油!加油!”听见门外的叫喊,我诧异的探出头,原来是小孩子们在小河边赛“龙舟”啊!我也和姑家弟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只见一个个纸做的精巧别致的小船漂在水中,每个小船都被画得五颜六色,还起上了好听的名字,看着一个个名字浮在水上,“神龙号”,“白虎号”……甚至还有一些时髦的名字,如“潮人号”,“神马浮云号”……一个个小船顺着水而下,又接连着被浪给打翻,激起了一阵阵水花,哗哗声,嘻嘻声,吆喝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一些老人将棕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顺江而下,听奶奶说,这叫“避水”,让水里的妖魔鬼怪吃饱,以后就不会缠着我们,不伤害人们了。

不一会,奶奶有约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见奶奶用艾蒿、麦穗、猪垭槽等五种珍奇异草熬成的汤,再放上红糖,吃完蛋,再喝汤,喝了能治头晕,我其实肚子早已撑得鼓鼓的,没胃口再吃了,可迫于奶奶热情和谆谆教诲,还是勉强喝了点。不一会,邻居家伙伴都来找我玩,奶奶让他们吃粽子,荷包蛋,他们都说自己家有,吃过了。

以前我记得每年端午节,农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锅粽子。光送亲朋好友和邻居就送去一大半,现在新农村变化可大了,不光是体现在街道、楼房,家电、生活物质上,农村的乡村文化大院也体现着农村的精神文明,也体现着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体现着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节,是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劳动与品质的象征,是中国的自豪凝成的宝贵钻石,看着农村人家也如此重视这个纪念故人的节日,由此可见,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必定会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节周记 15

又是一年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米装入竹筒中投入江中,再后来就用芦叶把米包起来煮熟自已家人吃。我们把它称作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须要有的食品。赛龙舟是必须有的活动。其次就是洗艾草﹑喝雄黄酒﹑扣绒线﹑挂香囊等。

包粽子可是门技术。首先要把芦叶放在锅里煮一下。这样芦叶就不容易破损。而且颜色会更绿更亮。把芦叶捞起来放在冷水中等它冷却。在芦叶最宽一段的三分之一处,将其绕成圆锥状,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装进圆锥里,再放上一些枣﹑花生﹑腊肉之类的东西之后就可以封口了。将剩下的芦叶按照粽子的轮廓再裹上几圈最后用绳子扎起来,一个粽子就算包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把粽子放在锅里煮酒可以了;看着碧绿粽叶,雪白的糯米,中间又镶嵌着一颗大红枣。光是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的时候再撒上一把糖,别提有多享受了。吃完了粽子就该去看赛龙舟了。

龙舟跟普通的船是不一样的。龙舟两头很窄,它的宽度正好够一个人坐在里面。每条龙舟大约可以坐20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船头还放在一面鼓,是用来掌握节奏,控制速度的。大约有20多条这样的龙舟都整装待发;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号令一下每条龙舟就像是离了弦的箭一样在震天的鼓声中有节奏地向前划去。没一个小伙儿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看到他们这样的努力,我早感动不已了。这就是中华少年﹗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他们更愿意过外国的一些节日。这是很不好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要靠我们自已来传承下去。中国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爱我们的传统节日,都能积极地参加和组织活动。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经久不衰,更具特色。

《端午节周记 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