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文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传统节日作文1“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盼你呀,盼你,终于盼到了热闹非凡的春节之后,大街小巷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大红的春联贴上了火红的灯笼买几挂,红红的心里身上装个沉甸甸的红包手中了,红艳艳的鞭炮响不停。
新年的味道,是贴在门上的那一副春联和挂在屋檐的一串串大红灯笼。除夕的前一天,家家户户把旧春联撕下来,细心地贴上崭新的春联,这不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期待与祝福。火红的灯笼被高高挂起,烘托出一片喜庆的新年气氛!
新年的味道,也是穿在身上的那一件件红红的新衣和手上拿的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包。正月初一,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这藴含了迎新纳福的心愿。最让我期待的还是长辈们给我发的红包了。每年我都能收到充满充满祝福的红包,这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期待。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放花炮,每年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去外婆家放花炮,舅舅把花炮放地上,我看着旁边的舅舅把烟花一个接一个的点燃,五彩缤纷的烟花快速地窜上了星光闪闪的天空,在夜空中绽开了笑脸。一个烟花烧完了,舅舅再把第二个红蓝颜色的烟花放在地上,舅舅一点烟花,烟花像一个孔雀开屏一样在空中绽放。外婆家乡是盛产烟花的地方,每次过年回外婆家都会放烟花。
我喜欢过年,新年的味道真甜呀!
传统节日作文2正月十五,也称之为“元宵节”,这一天有吃汤圆儿、赏花灯、放烟花的习俗。
今天,很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起了床,竟比妈妈还早。妈妈也充满期待的去买菜了,买菜回来后,妈妈忙着做汤圆儿。一个个圆溜溜白胖胖又憨态可掬的小汤圆儿在妈妈的巧手下出现了,被装进了锅里,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垂涎欲滴。不一会儿,在妈妈一声“开饭了”的呼唤中,我急忙放下手中的作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飞”到了餐桌旁。只见一桌的晚餐早已准备好:有卤鸡腿、红烧肉、炒青菜……一桌子美餐,让我兴奋不已。上汤圆儿了,妈妈端上了一大碗汤圆儿,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六个!妈妈看见我急匆匆的样子,不禁的笑了起来。
吃过晚饭,我突然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透过窗户,发现楼外有人在放烟花!我匆匆忙忙地穿上大衣,拿起烟花,推开大门,放置烟花。只听“咻咻咻”的声音,我赶紧跑走,在身后又听见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啊!烟花真美呀!一个个大火球在空中跳着舞蹈,有的烟花好似一串串葡萄,有的好似云朵一样飘荡,各种各样,五颜六色,他们红的似火,黄的似金,蓝的似海,粉的似霞,绿的似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今年的元宵节让我留下了长久的童年回忆,今年的元宵节使我快乐无比,今年的元宵节让我沉醉其中。啊!我爱元宵节。
传统节日作文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要紧的活动。只须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愈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能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祖母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块开始包粽子。
最初,我不会包粽子。祖母就面对面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来,但糯米不可以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如此1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根据祖母说的办法做了起来。首次,做的不怎么样,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1个好看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须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叫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大家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祖母:“为何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祖母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大家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何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由于大家要去探寻屈原的尸体。”祖母讲完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我忽然感觉我目前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家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是啊,其实共建1个和谐的家园,并非那样难的事。只须大家离得远远的硝烟,离得远远的战争,全世界大家携起手来留下那茂密繁盛的丛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蓝,那大家必然会建造出1个漂亮、和谐、温馨的家园!
传统节日作文4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传统节日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还是欢乐、喜庆的春节。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前年的春节。我和爸妈到外公家去,只见外公家大门上贴着一对鲜艳的对联,房檐下挂着两个大红灯笼。走进外公家,发觉里面焕然一新,墙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外公见我来了,连忙赶过来递给我一个红包—压岁钱。祝愿我身体要平平安安的,学习天天向上,我收下了。关于压岁钱,还有段传说:相传古时正月时候,有个叫“祟”的妖怪会出来害小孩子,有一次一位老人把铜钱包入红纸中,放在小孩子枕头下,没想到“祟”被吓跑了,于是人们纷纷效仿。现在,也就演变成了压岁钱。
接着,我们去跟亲朋好友拜年,一路上都挂着长龙似的一排灯笼,人们见面,无论认不认识都互相道声“过年好”,一片喜庆的景象。
晚上,我和小伙伴放起烟花、爆竹来。我们点燃它们,看着烟花在空中绽放,听着爆竹在地上炸响,心中无比舒畅。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虽然现在政府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但我们还是很快乐。
没错,我喜欢的就是这欢乐又喜庆的春节!它使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年夜饭,使人们欢歌乐舞,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节日作文5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 ……此处隐藏2799个字……都看不过来。
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狮子灯,大大的血盆大口,仿佛随时都会被它吞入口中。还有那憨态可掬的小猫灯,展翅高飞、气势如虹的老鹰灯等等。它们一起点亮,把夜晚的天空照得如同白天一样。我买了一个回到家,把它挂在门上,要是想欣赏它的美丽,就打开开关,让它在黑夜里为我们照亮,远看像一颗颗星星闪闪发光;近看又象栩栩如生的动物一样可爱,让我爱不释手。
元宵节最开心的莫过于吃汤圆了,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每当妈妈把各式各样的汤圆煮好端到餐桌的时候,我象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到餐桌,热气腾腾的汤圆让人垂涎欲滴,我吃得津津有味,把整碗的汤圆吃个底朝天,实在是太美味啦!
元宵一年只有一次,过完元宵,热热闹闹的大年才真正过完,大人们要继续奔赴工作岗位,开始为幸福而奋斗;孩子们背起书包上学去,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传统节日作文12暑假里,告别旅居多年的英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转眼间春节到了,我的内心可是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以前的春节大多是在国外过的,虽然华人社区也过春节,但是听爸妈说国内的`节日氛围要浓得多。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为了能跟远在济南的爷爷奶奶地一起过节。寒假里全家来了一次长途跋涉。虽然一路奔波,但是见到久违的爷爷奶奶,我早已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大年三十,家家要吃团圆饭。奶奶早早地就忙着包饺子,我忍不住当起学徒。不过我这个学徒包的饺子可不过关。我包的饺子不是馅放得太多,就是皮捏得过松。于是也就没有耐心再学了。爸爸拿着一个大大的“福”字,准备贴在门上。结果“福”字贴倒了,我在一旁急得大叫:“福贴倒了,福倒了!”全家人在一旁却乐得合不拢嘴。原来爸爸是故意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真是太有意思了!吃完年夜饭,窗外隆隆的爆竹声已不绝于耳。我们也出门燃放起烟花,美丽的烟花把夜空装扮得分别漂亮。看着美丽的烟花,听着隆隆的爆竹声,我不由地想起了爸爸曾经教过我的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虽然对这句诗还是不太理解,我想用在这儿一定不会错。
大年初一跟着爸妈到亲戚家去拜年,亲戚朋友见到我们格外地热情。又是泡枣茶,又是切水果,还塞给我很多压岁钱呢。走到哪里,看到得都是笑脸,听到得都是笑声。下午,爷爷奶奶又带我去趵突泉看花灯。今年的花灯样式特别多,有八仙过海、泰山封神、太公钓鱼、大禹治水……听爷爷说每一个花灯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花灯都亮了起来,就连花灯中的人物都动了起来。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从神话故事中走了出来。
想不到春节这么有趣,我喜爱这样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作文13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喝艾酒、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妈妈的老家看龙舟比赛。
端午节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一大早起床,妈妈端出艾酒,叫我用一种叫“麻弹”的小食沾上艾酒吃,香香的、脆脆的,可好吃了。接着,再用艾叶沾酒擦手和脚,据说这样可以驱蚊子。吃完早饭后,我和妈妈、爸爸、舅舅一家来到龙舟比赛地点──北惯河。只见河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咚锵、咚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响,龙舟比赛开始了。只见二十多条龙船分成几排,一字摆开。龙舟颜色各异,龙头虎虎生威。船上的壮丁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头上结着英雄结,个个精神抖擞。随着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站在船头的鼓手双手不断敲打着鼓,鼓声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振奋人心。划船的壮丁使劲划船,动作又快又整齐,只见木浆在水中上下飞舞。岸上观看的人们高声喝彩:“加油!加油……!”最后一条叫“青龙”的龙舟赢了。顿时,欢呼声、喝彩声、炮竹声响成一片。最后赛龙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这次看龙舟比赛,不仅让我对家乡端午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和坚持不懈的道理。
传统节日作文14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会下起蒙蒙细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
今天,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胸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那些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全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烈士陵园是那么的庄严肃穆,我们到了陵园门口,首先聆听校长讲话,然后是学校代表发言,接着班主任带我们宣誓,最后为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此时,周围安静得仿佛可以听到树叶在空中飞舞的声音,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我心中却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默哀完毕,老师带领我们有秩序的来到烈士墓前,行注目礼,献上鲜花。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纪念馆,墙上的图片记录着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展柜里摆放着他们生前用过的物品,一一欣赏完越发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参观结束后,我们所有学生齐读了一首诗歌,来赞美和歌颂伟大的革命烈士付出的努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清明节的扫墓之旅也结束了,但我会永远记得那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一切的先烈们!
传统节日作文15今天是除夕,我的心情就像今日的阳光一样灿烂。一早我就备好笔墨纸砚,认认真真地书写春联: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吉祥如意。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和对家人新年的祝福被贴在家门,我感到无比自豪。中午爸爸对我说晚上我们要回老家过年。到时我将见到我的众多亲人,好期待
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回到徐家村老家吃年夜饭。还没踏进家门,我就被饭菜的香味吸引住了,这股香味从我的鼻子直钻到肚子里,太诱人了!于是,我飞快地冲进厨房,只见桌上的菜肴琳琅满目,爷爷奶奶、伯父一家、姑妈一家都围坐在月桌旁,团团圆圆过大年。我狼吞虎咽,吃完鸡肉吃鱼肉,吃完鱼肉吃青菜,吃得我肚皮都快撑破了。这时大人们开始给小孩发“红包”了,有的吃有的拿,过年真好!
晚上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唱歌、跳舞、小品、相声等节目精彩纷呈。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要属魔术表演《年年有“鱼”》。那些可爱的金鱼居然能听从表演者的命令,让其向前则前,向后则后,向左则左,更不可思议的是画里的鱼能“动”起来,游到水缸里,变成真的鱼,实在太神奇了!
临近零点,还未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人们就迫不及待地燃起了爆竹、放起了烟花。“噼噼叭叭!”“爆竹声声除旧岁,一年复始又新春。”今夜万家灯火,举国欢乐。天空中,月亮姐姐也露出了笑脸,向我们表示新年的祝福。一年更比一年好,带着对新年的祉盼和祝愿我愉快地进入了梦乡。
指导老师:林小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