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2025-04-21 10:45:52
市场调查报告集合15篇

市场调查报告集合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市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市场调查报告1

一、调查主题:

由于当代社会服装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多,为了了解服装品牌以及各高校大学生对服装品牌的追求,当今消费者对流行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对于各种流行潮流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追求,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正在呈现出个性化,更多人开始注重能够体现自我魅力和风格的服装。

二、背景环境:

在了解各高校的大学生对服装品牌追求的情况下,更能达到了解高校学生对服装品牌追求不同的特点,能及时掌握市场对消费者消费的特点,对服装品牌的追求又是否都有着重视自我追求的个性的特点。还有在一些洋品牌的强劲又是如何呢?面对全球化市场中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行为日趋理性化和注重品牌的消费者,品牌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越被重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衣物的要求也不再是遮羞御寒之用,它的功能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如今的都市人追求时尚展现自我,服装的发展也逐渐淡化了它最基本和原始的功能,其装饰功能似乎已成了服装的灵魂。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服装行业中品牌好比人的名字,把它和其它同类商品区别开来了,在区别的同时成功打造自身品牌服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追随,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哪些产地的服装最受欢迎?所以就目前服装市场结构及消费状况我们对服装品牌进行了调研。

三、目标确定:

市场调研是以服装品牌为中心,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服装品牌的发展的新趋势的情况下也希望能达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服装品牌的服饰的需求状况(消费心理、基本情况、消费观点以及消费水平等),更希望了解到市场对消费者的供应品牌服装的状况(竞争状况、销售状况等),还有市场上的一些打折情况的消费方法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多大的影响。

四、目标内容:

1、大学生大都是追求什么样的服装。

2、在服饰方面追求的个性如何。

3、对服装品牌的了解有多少。

4、在对服装品牌的追求同时又要求有怎么样的消费水平。

5、对追求服装品牌是有怎样的消费观点。

6、经营者对服饰品牌的销售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7、品牌服饰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8、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经营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打响自己的品牌的,而他们的销售道路是如何的。

五、调查方法及调查单位的确定原则。

(一)采用观察法、抽样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以及采用二手资料。

(二)高校大学生消费(消费者环境):抽样调查(100份问卷,抽样率大约为1%左右),性别、年级比例调查,抽样:注意各校学生的性别、年级比例。

行业竞争状况和利润空间(经营者环境):观察法、访问法(确定调查的单位),采用非随机抽样的重点调查。

六、调查步骤

第一阶段:总体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出调查问卷。第二阶段:收集一些必须的二手资料。

第三阶段:确定调查项目、完成问卷修改和制作。第四阶段:进行实地调查。

第五阶段:统计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七、资金预算及项目

(1)调查问卷设计与制作;

(2)调查报告撰写打印费用;

(3)交通费用与其它费用。

八、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品牌服装的消费情况我们特地展开了此次调研,我们需要耽误一点你的时间,谢谢你的合作!

1、您平时买衣服时是否追求品牌的服饰()

A、是

B、否

2、您每月的生活费用是()

A、500~800

B、800~1000。

C、1000~1200。

D、1200以上

3、您每月平均买衣服的次数()

A、几乎没有

B、一次。

C、2~3次。

D、3次以上

4、您每月花费在服饰上的费用是(。)

A、基本没有。

B、100~300。

C、300~500。

D、500以上

5、您平时在买衣服时会以什么作为自己选择衣服的主要依据()「多选题」

A、品质。B、价格。C、款式。D、品牌。

E、实用。

F、时尚

6、您一般会选择去哪里购买衣服()

A、专卖店。

B、普通商场。

C、网上。

D、小商铺

7、您选择的品牌服饰大都是()

A、休闲服。

B、运动服。

C、时尚装

8、您平时会选择哪一时段去买衣服()

A、新品上市时。

B、节日打折时。

C、其它

9、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服装知识的()A、广告。

B、杂志。

C、电视。

D、其它

10、(1)您买衣服时一般会选择什么品牌服饰?

(2)您所熟悉的主要服装品牌有哪些?

(3)您认为适合大学生的品牌有哪些?

市场调查报告2

一、高沙农贸市场所在地高沙社区基本情况

高沙社区原名高沙大队,始建于1930年8月1日,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社区XX年5月14日被区政府批准为高沙社区居民委员会。它位于国家级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省重点工程“高教园区”西侧,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面。高沙商业街交通便利,居民与学生流动量日趋增大,有学在下沙,生活在高沙之称。西侧紧连杭州市政府规划落实的1.73平方公里大型居住区(经济适用房),居住人口约9万余人,东邻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基地(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面积10.29平方公里,教职员工、学生15万余人。黄金地段属杭州市副城区之一,规划人口65万余人,市场前景广阔。而高沙农贸市场则位于高沙社区的南部!

二、高沙农贸市场的设施情况

高沙农贸市场始建于XX年,当时农贸市场的设施比较简陋,摊位也比较少,农贸市场外没有现在的各种食品店面。据我们从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处了解到,当时农贸市场的卫生设施也没现在的好,来买菜的多数是高沙本地人。

但20xx年时,按杭州市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要求,高沙社区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之后的高沙农贸市场宽敞明亮,大大改善了顾客的购物环 ……此处隐藏29079个字……有12%的职场人士情感衰竭程度较低或没有。

2、玩世不恭状态

所谓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休申请等。调查结果显示,28%的职场人士对待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玩世不恭状态,48%的职场人士中度的玩世不恭。由此可见,近三份之二的职场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并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有怀疑的态度,与刚入职场时热心程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

3、个人成就感状态

所谓个人成就感减低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职场人士对自身评价较高,充分肯定自己对工作和公司的价值贡献,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仅有4%左右的人士对现有工作表示成就感不强。一个人在工作是否较高的成就感,直接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在三项维度中,本项维度反应的效果最为理想。

4、总体情况

为了对被调查者的工作倦怠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还分别以同时出现工作倦怠中的一项指标、二项指标和三项指标为标准来衡量工作倦怠的严重程度,对被调查者进行分析。

我们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一项指标”作为轻微工作倦怠的标准,把”出现工作倦怠中二项指标”作为中度工作倦怠的标准、”出现工作倦怠中三项指标”作为严重工作倦怠的标准。

调查数据表明,有%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有近%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的10人当中将有1位人出现严重的工作倦怠现象,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注:在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时候,我们以平均分是否超过3分作为衡量工作倦怠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进行所有相关的分析。

二、男性的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要高于女性

从调查数据表明,有22%的男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只有17%的女性出现了工作倦怠。虽然女性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低于男性,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3项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因此,出现工作倦怠情况的女性群体症状较出现工作倦怠的男性群体严重。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三、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历的增高,出现工作倦怠的人群比例呈现倒u型分布。如,高中学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均不足10%.而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则较高,分别为17%和16%.经过多年大学扩招,本专科学历已成为用人单位基本入职要求,加之,如今大学缺乏职场教育,导致了本专科学历人群成为工作倦怠状态的主流群体。

四、三资企业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程度最高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三资企业的在职人士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其次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为%;国有企业为%;而民营企业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低,仅为%.纵观不同性质的企业,工作倦怠状态均高于15%,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非常高,这一点应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

五、企业中市场部人员的工作倦怠现象最严重

我们对企业内容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市场部人员中有%的人工作倦怠较高,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研发人员(25%);客服人员(%);采购人员(20%);人力资源人员(%);财务人员(%);而行政人员工作倦怠程度最轻,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认为,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存在工作倦怠高发的问题。而市场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最为频繁。

六、高级专业人员的工作倦怠程度位居前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级专业人员的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21%,接下来依次是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中级专业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相对较低,为13%.一般而言,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与员工是否充分发挥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级专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其职业发展空间已进入”瓶颈”,相对较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七、25岁以下的年轻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达%,其次是25到35岁人群为%;35岁至45岁是%,在收集的所有数据中反映出,45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工作倦怠现象。随着80后逐渐成为当今职场的主流群体,其特有的群体性格特征,导致35以下的人群的工作倦怠程度高达20%以上。

八、安徽职场人士工作最倦怠

数据显示: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是的安徽(36%),其次依次为福建(%),湖南(%),内蒙古(%)上海(%),河南(23%),北京(%),山东(%),湖北(18%),重庆(%),广东(%),倦怠程度最低的是浙江,仅为(%)。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动率较低,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像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里经常接受不同的工作挑战,工作倦怠状况较易产生。

九、印刷、石化、计算机三个行业工作倦怠最严重

数据显示,”印刷、包装”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45%.各行业工作倦怠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制药(%),物流。运输(%),贸易。进出口(25%),旅游餐饮(25%),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通讯(%),汽车。摩托车(%),纺织品业(%),教育。咨询。培训(%),家电业(%),金融。证券。投资(%),房地产。建筑(%),传媒。广告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10%)。据了解,在繁重的工作强度下,员工极易产生工作倦怠。而通过对接受调查人群的后期采访,发现印刷、石化、计算机行业员工工作强大最大,并且加班现象尤为突出。

调查说明:

“工作倦怠现状”调查采用网上自愿匿名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因此不能代表所有人群,对于上网比例较少的人群不具备代表性。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过滤不合理数据,但是仍然有可能包含了某些精心制作的假造数据。调查采集样本的分布并非十分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和发达省份),对某些参加者较少的地区或者行业,本调查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意义。 20xx精选职场调查报告(四)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向今日早报独家发布《浙江大学XX届毕业生择业规律、起薪状况与职业适应调查报告》,这是该校首次大规模地对毕业生开展的跟踪调查。

据悉,该报告调查对象为该校已落实工作的9000名XX届毕业生,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博毕业生。调查从XX年年1月开始,采用无记名问卷填写形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实际有效问卷1560份。

调查耗时长达半年,主要涉及毕业生就业起薪、择业规律、职业适应能力三方面内容。经过数据分析,报告总结出8项基本结论,勾勒出大学生初入职场状况。

《市场调查报告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